星期日, 1月 20, 2008

餃子(三)近來

當兵前,我四處遊歷,像是想把世界都裝進腦袋,怕當兵成了傻子。僅管媽媽的怒罵聲又在耳邊響起:「別把家裡當旅館!」我仍不停地奔忙著。但就像火車開跑了,就聽不見車後拍著車窗的告別或什麼了。我只是自顧自地忙著。

就在當兵的前幾天了,那天我和平常一樣要出門了,奶奶坐在沙發,手裡半鬆地拿著搖控器,電視裡大聲地傳來政論節目的內容,但奶奶只是眼皮垂下地打盹,我坐在奶奶身旁穿鞋時,奶奶才醒來,問道:「晚上要回來吃飯嗎?」

有時候看老人家緩緩的行動,自己像是變得更敏捷一樣。奶奶的身子動了動,手腳不太靈活,眼皮已經有一邊打不開了。

我難過了一下,「會。我會回家吃。晚上吃什麼?」其實如果又是吃館子,我就不太想去了,但又覺得好久沒和奶奶一起吃頓飯,很想念吶。

「我買了肉,下午包水餃,你看你看,我好久沒弄這些囉。」奶奶像是孩子揮舞著手說話,「晚上,就吃水餃。」

我原是有事的,但我排開了,也不約會或是忙什麼,就準時地回家吃飯。這是一種責任,也是一種心願,不管有什麼天大的原因,我能拒絕那睽違數年的餃子嗎?那奶奶的餃子嗎?

晚上,桌上只有餃子和青菜,連辣醬什麼的都沒有,就是餃子和青菜,就像是我有記憶裡的第一次的全家人一起吃餃子。爸爸一看就臭了臉,碎碎念說:「不是說了別包了嗎?」

「不喜歡就不要吃啊。」

「不是不喜歡,只是怕妳會累。」媽媽陪笑著,又回頭數落了爸爸。

在家用餐,總是難免要罵來罵去,這是家裡二十幾年來的習慣。爸爸很嚴肅,不罵人就沒話說了。

我沒說什麼,只告訴奶奶餃子很好吃。我安靜地,慢慢地,把水餃一顆一顆吞到肚子。吃的過程與其說是一種品嘗的方式,不如說是一種臨摹的姿態,我專注地把一切感受記下,像是第一次吃到奶奶的水餃,也像是再也吃不到那樣。奶奶得意地說今天是有姑姑幫她把餡拌好才能包的,但站久了,腰還是好酸,腿也站不穩了。接著好幾天,奶奶都在休養,水餃才包了一百多顆,卻顯然已經累壞她了。

食譜是為了防止食物失傳,但我常覺得食物是廚師與用餐者的對話,即使是一樣的食物,不同心情恐怕也要有不同感受,何況是僅靠食譜記憶的食物呢?小時候我常在想怎麼媽媽不學學奶奶的手藝,這樣即使奶奶年紀大了,我還是能吃到那特別的餃子。但等我懂事,我才終於了解,食物寫上某個人的名字之後就變得獨特,像是聲音或是筆跡一樣,可以模仿,但終究不同;時間久了,就是要成為一個人的一部份。

1 則留言:

阿拉 提到...

空著腦袋讀著這篇文章, 不知不覺眼角有點濕潤, 喉嚨也有點發緊...

能作一家人是一種緣份, 全家一起吃飯是一種福份, 很多事不是自自然然就可以發生的, 只是大部份的時候, 人們很容意就把值得珍惜的那一塊給忽略掉了...

吵吵鬧鬧的多傳神奪開心啊-^_^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