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六, 7月 07, 2007

喧嘩的寂寞

今天是我這個暑假第二次進中山堂,也是為了台北電影節。即使外頭太陽很大,一出冷氣房就要熱得產生幻覺,中山堂前的人潮還是真的,人就是這麼多,多得嚇人。只是,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像電影裡的角色,都是兩面的,都是寂寞的。

電影中的角色都有一個鮮明的印象,像是對愛情隨便不依賴的酒鬼、渴望愛情的女子、對男友執著的女人、長年照顧父親的酒保、虔誠的教徒、禮貌得虛偽的推銷員,全片花了大量的時間對他們的形象雕塑,形成一個我們所認知的世界,像是一個和我們所處的世界一樣的,正常的世界。

這個世界是紛擾的,人與人之間互動許多,沒有社交的人像是生了病一樣,所以酒鬼天天買醉、女子天天到咖啡廳呆坐。天知道這是在欺瞞自己還是被社會欺瞞,但事實隨著捲動鏡頭的雪花揭露,社交並未讓人心靈滿足,宗教也無法讓澆熄慾望,人們只是繼續自欺欺人,演好自己,讓心眼看一齣好戲,在莫大的巴黎裡承受莫大的寂寞。

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生顯得空虛?」這是我在這部片裡接受到的問號。每一次換幕使用的雪花讓人感到巴黎冬天的寒冷,像是在問我「有比這樣更冷嗎?」刻意的不流暢換場景也讓人難以完全進入劇情,不停地跳出電影,再問自己「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人生顯得空虛?」

其中有一幕我印象很深,場景刻意非常不流暢地從室內轉成雪景,暖色的光源跳了一下,成為冷調的夜色,對話的兩人像是進入各自的心,積雪三呎,互道無意義的客套話,心中卻各有想法。直到決定離開,場景返回原樣,一切沒有改變,這個世界也像兩人沒有改變。

直到所有人都屈服在電影中的無奈,面對自己所有的不堪,把問號畫得好大,才終於落幕。

  看完電影,像是過了三個小時一般。我不耐,一方面是片子不停讓人離開電影節奏,我知道這讓許多人難以忍受(包括我),一方面是步調緩慢。這讓我難以推薦這部片給任何朋友,但我也覺得這部片的問題需要讓許多人思考,就像人生的意義一樣,值得思考。

  離場後許久,開始寫心得之前,我又想起脫衣的角色:她雙手抓著自己的胸部,皮衣穿在身穿在身上是性感的,荒謬的。

沒有留言: